秋风送爽,天气微凉,丹桂飘香。为进一步推进家校协同发展,搭建家校共育的交流平台,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合力,浙大附小五年级家长开放课活动如约而至。为期一周的时间里,家长们陆续走进校园,怀揣着满心的期待,静静地坐下,聆听课堂内外的每一个音符。课堂上教师们倾注爱心、耐心组织课堂教学,不断启发学生主动思考,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师生互动和谐,课堂气氛活跃。
陈诗怡、李天影、姚文萍三位数学老师在不同班级分别上了《可能性》一课。课堂上,老师们像一个个魔法师,把枯燥的数字变成了有趣的游戏。同学们在“数学探险”的旅途中,兴奋地解答着各种谜题,时而欢呼,时而沉思,仿佛每个数字都是他们的好朋友。家长们则在旁静静观战,时不时被孩子们的聪明才智折服,为老师们的精心设计点赞!
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”曹靓老师在带领五(5)班学生学习《示儿》一诗时,充分体现了以读为主线,以读为本的理念。读做到了有目的地读,有层次地读,有实效的读。不仅如此,曹老师对于“但悲不见和家祭无忘”这两个词组采用了反复、排比的形式教学,学生每一次朗读,无不激发了学生对陆游爱国的崇敬之情。
蒋麒老师的音乐课带来《牧场上的家》,老师钢琴、吉他齐奏仿佛一人乐队,带领着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。孩子们用天籁的声音唱响欢乐的旋律,仿佛在为秋天的美景谱写一首动人的乐曲。家长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节拍摇摆,现场气氛热烈得就像一场小型音乐会,连窗外的秋叶似乎都在为他们伴奏。
美术吕奕欣老师的《传统门饰》,内容从剧本杀引入,孩子充满兴趣。教室里满是五颜六色的颜料和创意的火花。孩子们在画布上自由挥洒,像小小艺术家一样,创作出各自独特的作品。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和幻想,仿佛在告诉大家:艺术是无处不在的。
楼燕燕老师的语文课《圆明园的毁灭》,从播放3D技术复原的圆明园视频导入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接着通过关键词句的想象、品析、体悟,引导学生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荒凉,从而产生情感共鸣。教师利用视频、图片和文本资料,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,增强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,使情感得到升华。
还有体育丁晓波老师、英语林娴老师,他们以饱满的热情、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,展示了我校的教学水平和特色,都得到了学生与旁听家长的高度认可。
课后,学校安排了各班任课老师与家长们进行座谈,家长们表示对学校的办学理念非常赞同,对老师们的工作充分理解与信任。
家庭和学校,是学生成长的两支重要力量。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期望。我们期待每一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同行者,与学校携手并进,共同见证并参与孩子每一步的成长与蜕变。
浙大附小五年级组 楼燕燕供稿